Hong Kong, 2005年5月23日, AEST (ABN Newswire) - 兩年一次的國際港航界的盛會——第24屆世界港口大會首次在中國上海隆重開幕。是次大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港口、海運、貿易、製造業和軟硬體的1000多名精英,招商局集團總裁、招商局國際董事會主席傅育寧博士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爲“集裝箱航運和港口的全球市場”的精彩演講。
傅育寧博士認爲,全球集裝箱航運和港口行業呈現出四種發展趨勢:
1.船公司沿供應鏈上下游進行整合,提供“門到門”服務;
2.全球集裝箱貿易呈集中化趨勢,出現少數“樞紐”港口;
3.中國崛起成爲世界的加工製造業中心;
4.跨國公司的供應鏈改變了全球貿易的格局,船公司和港口營運商必須提供更全面的物流服務才能確保競爭優勢。
傅育寧博士分析說:“目前,全球集裝箱航運和港口業存在三個重要的“不平衡”。第一,集裝箱船隊的能力落後於集裝箱貿易的需求。雖然世界集裝箱船隊能力年均增加約10%,但由於集裝箱貿易的迅速增長,船隊的能力在2004年開始出現不足,船公司開始大舉訂購新船,2004年船廠的訂單上升32.8%。第二,集裝箱港口的處理能力落後於集裝箱船隊的能力。港口的擁擠和“壓船”成爲普遍現象。過去幾年全球集裝箱船隊年均增長10%,但發達國家集裝箱港口的處理能力增長乏力。第三,北美和歐洲集裝箱港口的能力增長落後於遠東港口。美國/歐洲港口能力難以滿足集裝箱貿易增長的要求,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港口能力增長迅速,東西方港口能力的差距仍在擴大。
傅育寧博士的結論是:“全球集裝箱船隊的能力將會在2006年趕上需求,但全球集裝箱港口的能力增長將需更長的時間,而港口能力的區域不平衡會成爲一個複雜的問題而持續下去,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完全解決。”基於對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傅育寧博士提出:“招商局要在全球港口行業內保持領先地位,未來三年內的總投資額將達到30億美元。”
(請按此連結到傅育寧博士的講稿)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於兩年前通過競標形式獲得了第24屆世界港口大會的舉辦權,而去年年底招商局國際與其他四位股東達成協定,共同發起成立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國際成爲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而招商局也有幸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聯合舉辦是次盛會。
招商局國際作爲中國領先的集裝箱公共碼頭運營商,爲了向中外同行更好地交流和學習,除積極組織港口業管理人員參加報告會之外,還在會議期間參與大型展覽。
招商局國際背景資料:
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144,“招商局國際”)爲首家於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現爲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之一。
招商局國際核心業務爲港口及相關産業,其中包括集裝箱碼頭、散雜貨碼頭、空港貨站及集裝箱製造等。其港口和港口相關業務遍及現時中國經濟最蓬勃的三大區域: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是中國(含香港)最主要的公共碼頭營運商之一。招商局國際亦是目前在上述區域的港口同時投資碼頭並擁有其管理權的唯一一家公共碼頭營運商,並受惠此獨特的策略方針而迅速成長。2004年,招商局國際所轄碼頭集裝箱吞吐量達1280萬TEU。投資上港集團後,招商局國際在全球躍居獨立港口營運商三甲之位;由現時至2006年,招商局國際旗下港口碼頭每年平均約有十五個新泊位投入使用,到2006年將達約一百一十個,集裝箱總吞吐量可望達到三千七百萬標箱。
联络
如有問題,請致電:
朴學謙先生
招商局國際 策略及發展部經理
電話:(852) 2102 8862
傳真:(852) 2587 7771
電郵:xpark@cmhk.com
| ||
|